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在线>>文明创建>>正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新样式

时间:2014-10-15   打印 关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新样式

顾海良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时,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创新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不断显现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基因”,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国样式的特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思想精华和人文哲理,是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沃土”,要以此培育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的“政治抱负”“报国情怀”“浩然正气”和“献身精神”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和人文哲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的突出体现。总书记北大五四讲话中强调的中华文化的思想和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蕴涵了“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和“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些优秀思想和崇高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思想精华和人文哲理,是涵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文化源泉,要以此拓展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境界。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修身”“齐家”“平天下”古训的释义,能够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意蕴及其密切关联的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的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思想精粹和人文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激扬人文社会科学中国风格的最为丰富的思想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思想精华和人文哲理,是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文化根基,要以此升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时代特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重要的是在创新中转化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视界,把中华民族追求的人文境界,传承下去、繁荣起来、弘扬开来,在创新中转化、发展,使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闪烁着时代的光彩和生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思想精华和人文哲理,也是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有效载体,要以此增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别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深刻内涵、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气质、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增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发展的自觉自信自强。要立足创新,用中国的文化样式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样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下一条:环环相扣,让校园安全不再“步步惊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