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信故事】萃英记忆——访成都气象学院时期第一任党委书记张玉昆

时间:2016-11-11  记者 张 西 李 琪 打印 关闭


六十五年风雨砥砺,六十五年春华秋实。从1951年成立的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到1978年的成都气象学院,再到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历史的长河中,六十五年可谓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一所培育了万千学子的学校来说,却意义非凡。

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成为全国仅有的两所主要培养气象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在学校建校六十五周年之际,校报记者采访了成都气象学院时期第一任党委书记、院长张玉昆,让我们一起走近那段萃英记忆。

披荆斩棘筑新路

谈到学校办高等教育初期的艰难,张玉昆介绍说,“十年动乱期间,国家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教育属于重灾区。1978年文革刚刚结束,国家各项建设百废待兴,对高层次气象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为此,我校于1978年在成都气象学校(中专)的基础上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成为中央气象局直属的全国仅有的两所培养高层次气象人才的高校之一。由于当时的时代大环境,对于院领导和原来中专气校的同志们来说,高等院校建设是新的起点,一切几乎都是从头开始。当时,我调到成都,担任刚升本的成都气象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本人并无高校工作经历,抗战时只上过抗大,虽曾在兰州中心气象台及甘肃气象局担任领导工作,对气象部门人才需求比较熟悉,但不懂高等教育,深感责任重大,对于高等院校工作只能慢慢边干边学。根据气象现代化的要求,我们当时提出的办学模式是:理工结合,以工为主;气电结合,以电为主。就这样,我们开始了艰难的办学历程。”

呕心沥血解难题

升本初期,学校急需解决的两大难题是:师资队伍和基础建设。

张玉昆在回忆中提到,1978年国家批准我校改名为成都气象学院之后就开始招生,还没有时间筹备就迎来了文革后的第一批学子。可是摆在眼前的情况是:缺少老师、没有教材。为了不误人子弟,我们只能八方求援,向当时的西南师范学院、四川大学、南京气象学院等兄弟院校借调老师借教材,向气象部门申调技术骨干、从部队转业干部选取优秀人才。我们紧急从各方面引进老师,这其中不少是文革中临时安排到厂矿、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大学生,当时落实政策叫知识分子归队,他们有极高的工作激情,渴望有用武之地,所以一到学院就将全部热情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积极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学校当时提出的八字方针是“廉洁、勤奋、团结、实干”,这也是当时的校风。具体来说“廉洁”和今天的反腐倡廉有很大不同,那个时候主要是强调不计报酬,不计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而“勤奋”具体表现在当时学校人少但工作任务重,很多老师都是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经常白天上课晚上加班加点准备第二天的教案和讲义,那个时候大家几乎没有星期天;“团结”是指消除文革期间形成的派性,团结一致。此外,各方调来的老师也要互助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实干”意味着我们不能讲空话大话,学院是文革动乱后新建的,没有成绩可炫耀,因此需要踏踏实实地工作,迎难而上。在全校教职工的努力下,师资队伍由最开始的不足百人,至1990年形成了一支拥有教授、副教授、高工及中级职称的300多人的骨干力量,为学科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在我心中,他们是一群最可敬、最可贵、最可爱的人,他们是学校真正的功臣,值得赞颂。

对于我们新建学校的发展来说,除了师资队伍,基建问题也尤为迫切。当年我只身一人来到成都,学校住房十分紧张(连我的一间住房也挤不出来,我只能暂住招待所),学校仅有建筑面积2万多平米,而且部分是危房。住房问题不解决,何谈引进优秀教师?于是,我们采取“两手抓”的政策:一手抓师资队伍建设,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气象局先后拨款一千多万,修建了200多套教师宿舍、7000多平米学生宿舍、图书馆、实验室、教学楼一一建成。新建的6万平方米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学校面貌大为改观;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83年,作为四川省高等院校中唯一一所获得世界银行贷款的学校,258万美元的贷款解决了我校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我校从美法日等国购买了先进仪教学设备,使得学科发展也迈上了新台阶;与此同时在这笔资金的支持下,学校当时输送了约50名教师分别到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进修访学或参加会议交流。这批教师回国后积极投身学校工作,使我校的教研教学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我校当时也成为国家新建院校中发展比较快的学校之一。在教学任务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老师们积极参加科研项目100多项,发表论文300多篇,有些论文还发表在国外期刊上。正是这样一群踏实肯干又无私奉献的教师,为学校的发展甚至今天的成信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柳暗花明谱华章

回忆起那段时光,张玉昆不禁感叹:“前10年是最困难的时期,我本人被省委派到第一期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学习了半年的高校教学理论,回来再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一步一步探索,对办好高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段时间在我的整个工作历程中是最困难的,但也是最有意义的。在此期间,我们实现了从最初的招生80人到招生1200人的目标。建校初期,经历文革10年动荡的这批学生更加体会到了学习机会的难能可贵。那时候,学风淳朴,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自制能力和自律能力。最让我欣慰的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一批批优秀学子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尤其是78级、79级的学生,他们有的毕业后出国留学深造,有的成为高等院校的领导,有的在政府部门和气象系统担任领导职务,现在气象部门的大部分技术骨干专家不乏我校的毕业生。转眼已经过去了60多年,我们老了,我都90岁的人了,有些记忆也淡忘了,能亲眼看到学校更名大学,我感到非常高兴,这说明我们当年付出的心血是有意义的。你们这些年轻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采访结束时,张玉昆为学校建校65周年送上了祝福与期望:“学校更大,是天大的好事,但这也意味着责任更大,目标更大,任务更大。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产业成为国家和省市的支柱性产业,希望学校作为信息工程大学能够与时俱进,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理想、有信念、遵纪守法、愿为人民奉献服务的人才”。并饶有兴致地提笔写下了建校六十五周年纪念词:

六十五年耕耘

六十五年收获

幼苗成大树

把握机遇

锐意进取

勇于创新

再铸辉煌

耄耋之年的张书记和蔼可亲,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点一滴的叙述在老书记心里已成为难以忘却的记忆。正是老一辈气象人的鞠躬尽瘁,才有如今成信大的万象更新,生机盎然。天波易谢,寸暑难留,岁月催人老,不老的是记忆、是成就、是精神。六十五载,成信的脚步步步铿锵,现在,未来,依然会傲然挺立,一路向前!

下一条:【成信故事】长大后 我就成了你

关闭

航空港校区 |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 邮编:610225 | 电话:028-85966502

龙 泉 校 区 | 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 | 邮编:610103 | 电话:028-84833333

蜀ICP备05006389号-1 Copyright 2003-2016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建议使用IE8.0,1024*860以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