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在线>>文明创建>>正文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

时间:2016-09-28   打印 关闭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

文艺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文化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为此,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校园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之一,应该如何应对? 这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教育的导向功能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之一,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教风、学风、校风健康发展,校园文化本身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被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无论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应该紧紧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目标。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各大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学校园文化得到了极大发展。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存在几个问题。

文化多元化造成大学校园主体价值观缺失。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我国改革开放浪潮带来的是社会阶层利益的多元化,进而表现出社会文化及人们精神需求的多样化。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如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容易导致校园文化盲目发展,校园主体价值观逐渐缺失,对于价值观体系尚在构建中的大学生而言,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混乱,进而造成价值观的迷失。总的来说,当前青年大学生是非、真假、善恶等分辨能力不强,“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占上风,“享受第一”“啃老”等享乐主义盛行,“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主义、“读书无用论”的功利主义、“无拘无束”的无政府主义等思想拥有庞大市场。这些错误的思想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势必会在校园不断蔓延,其后果不堪设想。

大学校园文化土壤贫瘠。大学校园本应是传承和创造文化的肥沃土壤,然而,现实的情况不容乐观。其一,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多为通俗文化,雅文化较少。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多限于通俗文化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甚了解或知之甚少,不少理工科学生连基本的中国历史常识都不了解,更不用说欣赏古典诗词。笔者对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568名三年级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在问到“你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吗”时,选择“不了解”的有50人,占总数的8.8%;选择“了解一点”的有249人,占总数的43.8%;选择“一般了解”的有189人,占总数的33.3%;而认为自己很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的学生仅有80人,占总数的14.1%。由于考虑到川籍学生占绝大多数的情况,调查中对罗瑞卿、龙鸣剑、黄继光、陈毅、朱德、范绍增等川籍历史名人在学生中的知名度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结果不容乐观。在568名学生中,仅有33人全部知道上述川籍历史名人。这一数据在拷问大学革命历史传统文化是否贫乏的同时,也让我国的教育文化含量深受质疑。其二,大学校园文化娱乐性太强,科技文化建设、学术活动还未能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柱。在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文体型、娱乐型活动比较多见,学术型、科技型的社团及其活动相对较少。

网络文化冲击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的迅速发展在给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校园文化造成负面影响。其一,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不利影响。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展与提高互联网技术,而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宣传、美化西方的价值观念,这容易使学生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其二,对大学生生活方式造成负面影响。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久而久之,成为令家庭头疼、让社会担忧的“网瘾少年”。其三,网络可能引发道德问题。网络世界尚未完全建立实名制,其匿名的特点所引发的各种伦理与道德问题接踵而来,深刻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地方文化认同感缺失。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西方国家大肆宣扬标榜“民主、自由、法制、人权”的普世价值。很多学者纷纷指出,普世价值的突然兴起实际上是西方对东方传统价值观的入侵,西方国家打着所谓“交流”的旗号,推行文化霸权,实施文化侵略。在如此强势的冲击之下,校园内忽视地方文化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地方文化不甚了解,认同感缺失。在成都已经学习2年以上的大三学生对成都市内及周边主要景点并不了解。在568名学生中选择“非常了解”的仅有50人,占总数的8.8%,其中不乏成都本地人;选择“不了解”的有54人,占总数的9.5%;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解一点”(264人,占总数的46.5%)和“一般了解”(200人,占总数的3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课外开展的相关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格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高校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政治保障。校园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以学生课堂以及课外文化为主要形式,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和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相吻合。要解决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指引其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校园文化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大学生能从中感受到人文环境的熏陶并将其转化成共同追求的价值标准。因此,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至关重要。教育实践也不断证明,重视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可以更好地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用科学理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资本主义国家始终不忘对我国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渗透,加之网络的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因此,要建设好校园文化,我们就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用科学理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和弘扬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高举传统文化旗帜,不断丰富与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文化内涵贫乏是当前我国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积淀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因此,大学生应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切实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各高校应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一方面,可以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内容可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如《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中有专门关于文化的章节——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更是始终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可将两者融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依托教改课题对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形成课件、教案等具体教学内容,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形成思政课中的文化专题,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在文化熏陶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丰富思政课课堂,可谓“一举两得”。

高举地方文化旗帜,依托地域创建特色的校园文化。地方文化的基本功能是为地方发展服务,要建立和实施面向地方的文化建设考评制度,从而形成地方与高校校园联动推进文化建设的一体化大格局,这也是地方高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不懈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在思政课的课堂内外都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可以实现知识点与地方特色文化的结合,课外可以通过课程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让思政课真正地变得“鲜活”,让社会真正成为一本“活教材”。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吸收地方文化特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依托巴蜀文化培养大学生爱国爱乡情怀。让学生通过了解和欣赏巴蜀文化,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巴蜀名人等,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第二,依托文化遗址、文化景点(如金沙遗址、三星堆、建川博物馆等)建立教育实践基地。第三,依托成都典型的新农村(如三圣乡、幸福梅林等)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或者校园,应该延伸至校外,应该依托区域特色文化打造出特色校园文化,做一个真正的既传承又创新的文化弘扬者。

依托校园网络,发展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

第一,用马列主义思想武装校园文化建设阵地,加快完善网络法制建设。高校必须将网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制订相关的规划,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管,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校园网络传播要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领,确保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具有正确的政治导向。

第二,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构建大学生的网络精神家园。校园网站应开设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栏目,如新闻、学术、服务类专栏,使校园网站成为既服务学生又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第三,加强网络道德修养,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现阶段我国网络立法还存在许多空白,而网络世界的非实名制通常会引发诸多伦理道德问题。因此,高校有必要在课堂内外加强对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促使大学生遵守网络道德,树立自律意识。同时,还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管理队伍,密切关注网络动态,引导大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分析网络世界的各种观点。

(来源:中国知网)

上一条:环环相扣,让校园安全不再“步步惊心” 下一条: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关闭